楊宗翰牙醫 WFU

網站頁籤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誰說沒有蛀牙就不會牙髓壞死?



昨天早上有家長帶著12歲的兒子前來治療牙痛,還沒看到病人大概就能猜到是central cusp 提早磨耗掉造成的急性牙髓炎,問題是,就一般認知,沒有蛀牙怎麼會神經壞死呢?家長完全無法理解,為何牙齒好好的才長出來沒多久就要做根管治療!?
其實,除了蛀牙,意外撞擊,牙冠/牙根不完全斷裂,牙齒因磨牙造成的耗損都有可能造成牙隨神經發炎,甚至連嚴重的牙周病都會影響牙髓健康!!
只要是給細菌機會進入牙髓,無論是經由蛀牙產生的蛀洞(最常見),還是牙齒裂縫,或是磨牙所造成的牙本質小管暴露,都會造成牙髓壞死!
剛好近期有一個因牙齒過度磨耗造成神經壞死與根尖發炎的案例。
病人先是感覺下顎右正中門牙感覺怪怪的,因看不出異常(無蛀牙/牙周發炎/無動搖),所以建議先觀察,幾週後牙齦腫起來而且又敲痛,判定為牙髓壞死與根尖發炎,所幸治療過後症狀隨即緩解,由此可知,過度磨耗造成牙隨壞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造成左下側門牙缺失的原因可能是牙齒過度磨耗造成牙髓與根尖發炎被其他醫師認為是牙周病而拔除……

可以看到紅圈處的根尖病灶



上橡皮帳好好的治療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看牙齒申請保險




二十多年前剛畢業的時候,很少聽到有病人看牙申請保險給付,這幾年來越來越常遇到,想要申請保險需要符合保險公司的規則,眉眉角角的很多,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建議。

最重要的一點請在執行治療前聯絡你的保險專員
,了解可否給付,需要符合什麼條件,在治療之前告知你的牙醫師!(很重要❗️)

曾經有病人打完麻藥後才說他要申請保險(智齒),需要手術拔牙,否則他不要拔,問題是這顆智齒無論在臨床上,X光上都‘正’的無可挑剔,當下只好跟他道歉,並退掛請他離開。(不實診斷證明是違法的!!)

以下是各種常見保險申請的狀況

1.智齒拔除:只有需要切開縫合埋伏智齒才能申請,大部分都是下顎,只有極少比例上顎智齒需要開刀,如果需要申請術後置入拔牙窩洞的材料(膠原蛋白 PRF),最好先詢問是否有額外給付。

2.牙周手術:牙周手術一定是有切開縫合,重點在於需詢問是否有額外給付骨粉與再生膜,如果是全口牙周病治療,看是能一次申請或是分4-6次(如果全口都需要)

3.根尖手術:一定是有切開縫合,重點在於需詢問是否有額外給付填入材料

4.假牙:通常沒有,除非造成需要做假牙的原因是意外:車禍,跌倒之類,最好先到醫院急診室開診斷證明(而且要註明牙齒有受損或斷裂,有照片更好),診所除非是發生意外當天有拍照,否則無法證明牙齒斷裂或受損是意外引起,只能證明牙齒有受損或斷裂,這種狀況下保險公司不會受理!
如果意外造成的原因是他人,這時應該先做估價,準備與對方協商。

5.植牙:通常沒有,除非造成缺牙或需要拔牙的原因是意外:車禍,跌倒之類,最好先到醫院急診室開診斷證明(而且要註明牙齒斷裂或整個掉出來,有照片更好,X光),診所除非是發生意外當天有拍照,否則無法證明牙齒斷裂或缺失是意外引起,只能證明牙齒有受損或有無牙區,這種狀況下保險公司不會受理!
如果意外造成的原因是他人,這時應該先做估價,準備與對方協商。

6.矯正:沒有

總之,保險通常會給付的關鍵字在於,手術,疾病,與意外,符合這些條件的比較有可能給付,這也符合保險精神。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只不過是黏個假牙,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楊醫師,幾個禮拜前植牙假牙吃麥芽糖不小心黏下來了,又臨時約不到你的時間,所以請其他醫師幫我先黏起來,應該沒關係吧?

當下感到不妙,將牙套拆除後,取下植牙基台,心想,果然跟想像的一樣,好在有提早發現,不然幾年後就要幫病人處理植體牙周炎的問題了!
黏著劑清除不乾淨,是植牙容易產生植體周圍炎的原因之一(有如真牙的牙周病),黏著劑就有如人造結石一般,提供細菌一個灘頭堡,往植體周圍骨進攻!根據研究,少量沒清除乾淨的黏著劑在沒有牙周病的病人不會造成問題,但對已經有牙周病的病人就會是一個致病因子!

清除基座周圍黏著劑後,重新以植牙用黏著劑黏回並小心清除殘劑。病人終於可以安心繼續使用她的植牙😃




大部分牙醫對待不是自己所植的牙,通常不會當一回事,也不會認真看待其所發生的問題,建議還是回原診所處理與定期維護。

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使用口掃機代替傳統印模的優勢



診所開始使用口掃機已經超過四個月了,一開始的契機是因為有病人有易嘔體質(俗話淺喉嚨),假牙印模時非常痛苦,剛好以前在波士頓大學的同學,Dr.Jongyub Kim 在韓國有一系列關於數位牙科的演講,私訊了解後,決定開始將診所的假牙膺復逐漸改成以口掃機數位印模😃
在使用數位口掃印模後發現有幾個優於傳統假牙的優點
1.沒有傳統印模印模材料塞滿嘴的不適感
2.可以馬上看到印模結果,有問題可以馬上調整,減少病人回來重印的問題。
3印模結果可以數位保存,幾乎是半永久的
4.沒有傳統印模所產生的廢棄物,環保減碳
5.單顆假牙印模所花時間少於傳統印模
6.植牙假牙印模所花時間少而且精準度更高
7.假牙高度與臨接面鬆緊度幾乎不用調整(病人牙醫雙贏)
8.數位傳輸、減少假牙製作1-2天

缺點在於需額外投資,而且所搭配電腦對顯示卡要求頗高(因全球比特幣大挖礦,顯示卡天價),牙醫師必須重新學習數位口掃!需要花一點時間入門🤔!

使用口掃在整體下對大部分狀況還是利多於弊,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診所相繼投入數位化印模。對病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Dr.Kim 推薦 medit I-700 真的是好用,還獲得2021年設計大獎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漉糊糜仔頂懸起厝【活動假牙缺點】

漉糊糜仔頂懸起厝’就是標準的活動假牙的缺點

這是我二十幾年前第一次跟診九州大學膺復學博士吳文元醫師(也是十幾年後推薦我到相同學校同一科室的醫師)時他跟病人講解全口活動假牙時說的話,因為病人自己找其它醫師依吳醫師的治療計畫全口重建失敗後,回來求助吳醫師時他一時口快說出的,當時覺得很好笑。當自己開始幫病人做全口活動假牙時,就開始能感覺這種不方便與痛苦。


漉糊糜仔,在台語中指的是爛泥巴,意味著在爛泥巴上沒有根基蓋房子,搖搖晃晃又無法受力。


因為是在漉糊糜仔上,所以全口假牙必須要盡量覆蓋,以求穩定,所以會有術前小手術與個人牙托二次印模增加覆蓋面積,然而,漉糊糜仔上的不穩定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如果沒有幾根支柱(植牙)穿過這層沼澤(牙齦)釘在底下堅固的岩盤(牙骨)上,受力後在漉糊糜仔上晃動就會發生,這時如果能在咬合上盡量調整到不會晃動的穩定咬合,就能減少病人使用全口活動假牙的痛苦!


在美國波士頓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植牙訓練時,因為負責植牙膺復教學的Morgan’s醫師,是一個全口活動假牙狂熱者(有出教科書),也就順便學習。到了九州齒科大學博士研究時,指導教授也是全口活動假牙狂熱者,又被迫學習了…….。至於吳教授,則是一個全口假牙厭惡者,所以他發展出他獨特的konus文化。


在大部分的時候,全口活動假牙在完成之後,還會有一個clinical remount的步驟,在口外修整咬合,因爲在上下都會晃動的情況下,無法精確而有效率的調整咬合,在模型上可以看到病人只咬到一邊,但在口內會看到兩邊都有咬到,調整過後能大幅度的提升適應速度,臨床上很多全口活動假牙失敗的原因都是咬合問題,咬合ok很多問題迎刃而解!。如果是有植體的狀況下,就能省略這個步驟直接在口中調整(因為穩定度夠)。

活動假牙
右方有咬合
活動假牙
左邊無咬合


無論是醫師或是病人,盡量避免漉糊糜仔頂懸起厝!!醫生應積極治療留牙與植牙避開這種狀況,而病人應積極提早接受治療,牙科治療需要牙醫師與患者一同配合,缺一不可。

2021年9月19日 星期日

想走在鋼索上,就要有正確的裝備與處理狀況的能力

十幾年前剛回台灣的時候,有一天大學同學傳了一張環口片給我看(傳統的,用數位相機拍然後寄email給我),問說左上第二大臼齒如果要植牙該怎麼處理?因為x光片實在是不清楚,完全看不到鼻竇界線,看起來像是鼻竇很高的case,所以就說明一些植入植體應該注意的事項,不過,也有說如果鑽破鼻竇,而且骨脊僅有6mm以下,建議先縫合下次再做,紀錄高度,方便下次用骨鑿osteotome處理!後來,打電話關係術後,同學說骨脊僅有3mm左右,但另一位比較有在植牙的同學跟他說沒關係,先把植體卡緊轉入,等久一點即可……。
之後當這位同學抱怨植體失敗掉落時,我直言:沒有正確的術前診斷(電腦斷層),手術不如預期時沒有當機立斷先暫停手術,延到3個月後,硬著頭皮植入植體,等於是讓病人多浪費時間!移除植體後又要重新等恢復再補骨重來…。
同學回:可是病人已經付錢了,植體沒種進去,不是又要退錢?
我一時生氣下語快回答:撤退需要比進攻更大的勇氣,你有這麼需要這錢嗎?照我的方法先暫停手術縫合起來,想好該怎麼處理再繼續手術,比你現在浪費時間後還要退錢來的好吧!還有,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別人輕鬆簡單的意見,就不要問我!這也浪費我的時間!之後就沒什麼聯絡。

—年紀大了以後就知道,不用為別人的事太認真—

在臨床上,如果是想要做鼻竇區的植牙,光是以環口片判斷是不足以給予正確的資訊的。尤其是想做非開窗式鼻竇增高術,最好有電腦斷層輔助!
在電腦斷層下可得知大約有7-8mm的牙脊高度,如果想植入10mm植體,扣除之後骨粉吸收,大概要提升到12mm,植體骨鑽大約要停在6-7mm,之後放慢轉速靠手感感覺鑽至鼻竇黏膜,小心的稍微游離鼻竇黏膜後,開始放入骨粉,之後再放入植體。
放入骨粉與植體後,可以在術後斷層掃描看出被撐出的空間。有時候環口片會誤導我們,一個看起來只需要簡單的鼻竇增高術有可能實際上需要用側開窗術比較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建議植牙手術使用電腦斷層於術前診斷,才能減少手術狀況,給予病人更穩定的結果。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接受新冠疫苗多久以後可以看牙齒?



隨著疫苗逐漸開始施打,有很多民眾已接受第一劑AZ或是莫德納疫苗注射。近期有流傳出打完疫苗以後1~2 周內不能接受牙科麻醉的傳聞,在這裡要跟大家說明這論點目前並沒有科學的依據。這可能是起源於一則2021/6/16在泰國臉書上的文章,一位民眾說他的朋友在打完疫苗後去看牙,在接受局部麻醉之後死亡,並表示在疫苗說明書上有建議打完疫苗一個月內不建議接受麻醉或局部麻醉,這篇文章已被官方認證為不實文章!!
一般牙科治療的麻醉方式屬於局部麻醉,不會增加疫苗後風險或是影響疫苗功效,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公布,新冠疫苗注射前後,牙科治療可以正常施行。
在這裏,我建議,一般簡單的牙科治療,如洗牙補牙,或是一些簡單但需要局部麻醉的治療,如根管治療,簡單拔牙會是簡單的植牙/牙周手術,在確定身體沒有因為疫苗的副作用造成的不舒服下還是可以正常施行。因為疫苗畢竟是訓練身體免疫系統認知病毒的過程,對身體影響較大的牙科手術,如智齒手術,鼻竇增高手術,補骨手術,All-on-4(時間長,手術範圍大,對病人心理產生的壓力也大)則建議延至疫苗接種後兩週在施行。當然最後決定權在於醫師當場判斷。




參考資料
美國CDC對疫苗注射後可實施常規醫療建議


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何為鼻竇增高術,有必要嗎?


這是一個跳過鼻竇增高手術直接植牙會發生的狀況,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植體掉入鼻竇,最後導致需要另外開刀移除掉入鼻竇的植體。





臨床上,在牙齒(上顎後牙)移除後,鼻竇會開始擴張,造成之後植牙會有骨量不足的狀況,如果忽略這個問題,就會發生植體掉入鼻竇或是直接掉入口腔之內,造成更大的問題。

治療上,該做什麼治療就做什麼治療,走捷徑反而會離目的地更遠。

在植牙手術之中,鼻竇增高手術是一個比較複雜與耗時且術後不適感較大的術式,醫師與病人往往會卻步!我們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病人夠了解流程與必須性,才不會造成更多之後的問題!

鼻竇增高手術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想要植牙又因為鼻竇增大造成骨量不足的區域,開一個小洞(A)(小一點的話直徑只需要5-6mm),經由這個小洞以特殊器械將鼻黏膜推開,之後在推開的空間與牙骨之間放入骨粉(C),再將小洞以再生膜覆蓋後縫合。這個手術大約需要30-60分鐘。如果牙骨有3mm以上,可以同時植入植體,若是低於3mm,就會建議等上4-6個月讓所置入的骨粉轉換,再進行植牙手術。

也可以參考我的影片



植牙成功的條件之一,在於能否有好的地基,當地基先天不足時,就需要我們來造山填海😄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新冠疫情下的牙科

去年過年結束到今年五月以前,台灣的牙醫師很幸運的不用過著像其它地區牙醫的生活,所認識國外的朋友們,從一開始減診到被迫停業到員工為領失業救助金而拒絕上班.....,在國外醫院的學弟妹們花比平常更多時間消毒診間,做好感控,把自己保護好,減少容易造成氣溶膠污染的治療這些艱苦狀況下,慢慢到疫苗接種率提高而逐漸放寬與回復正常........。現在身處台灣的牙醫師與牙科患者們,正要開始這樣的狀況😭

以目前狀況來說,牙醫診所的風險遠高於其他醫科門診。原因在於

1.病人治療時一定要脫口罩😷,而且牙科大部分的治療都會造成大量飛沫,而且治療的時間相較於耳鼻喉科,家醫科,內科來說是比較長的,氣溶膠在空氣中懸浮時間甚至有可能長達三小時!而且有可能附著在地板、牆壁,診所儀器上,可以說,只要一個帶病毒量高的病人洗牙,幾乎之後的病人通通有機會!!

2.目前疫苗以1-3類為第一優先(醫師與助理願意接受疫苗注射都有機會)再加上目前醫師助理口罩面罩防護衣手套裝備齊全,由醫師傳染給病人的機會不高,病人傳給病人的機會高,除非看診時無其他病人在診間,甚至是候診區,也就是說你包場,而且之前病人並沒有做一些會造成大量口沫飛濺的治療,否則受感染風險真的是存在!

3.隱形感染者不易察覺,以單純的發燒,咳嗽或是接觸史已經無法排除可能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人,其所造成的飛沫就有可能造成感染傳遞!

4.目前沒有針對冠狀病毒的感控流程,牙科診所的感控流程主要是針對致病細菌與經血液傳染的病毒為主(B肝,C肝,AIDS),其實並沒有針對空氣或飛沫傳播病毒(感冒,流感,SARs,COVID-19)的感控,因為眼,鼻,口都是可能路徑,但牙科治療病人不能戴口罩.......

目前一些診所號稱有一些可以減少飛沫的裝置或是使用紫外線殺菌消毒,老實說真的無法完全保證不會有狀況,在疫苗普及到一個程度之前,奉勸小問題先忍耐,盡量不要到牙醫診所,如果是沒有辦法一定要到診所,也注意不要找‘生意’太好的診所,也要注意診間消毒流程是否有加強(有心總比沒心好),希望大家能一起齊心度過這段艱困的疫情。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電動牙刷?有必要買嗎?

幾天前一位病人看診後問我,需不需要買電動牙刷(萬元級),更能減少蛀牙與牙周病發生率,我建議他,只要拿牙刷的手穩定,每天刷牙兩次,每次兩分鐘,花大錢買電動牙刷意義不大!不如多買幾隻牙間刷!
臨床最容易發生牙周病的部位主要是牙縫與牙縫之間,曾經有一位學姐很自豪的發明了一種‘微創’牙周手術,只撥開牙縫部位的牙肉(齒間乳頭),刮除之前無法清除的牙結石,能以最小的代價(術後不適與時間),清除大部分有問題的部位!而且臨床上最容易造成需要抽神經的蛀牙,也常常是牙縫蛀牙,由此可見,牙縫清潔常被忽略,也是需要加強的一環!



使用牙間刷,更能針對牙刷清潔不到的死角,針對容易發生蛀牙與牙周病的鄰接面清潔,更有預防上的意義。

說到目前上萬元的電動牙刷,其實基本上也跟幾千元的類似,就是以機械的方式協助刷牙,並沒有太大的創新,二十幾年前,看過一本名為企業戰士的漫畫,有提到一種超音波潔牙機,這才是一種創新的理念,感覺上比較有資格收上萬元!







不過這種方法應該沒有辦法真的震掉牙菌斑,牙菌斑黏著在牙齒上的附著力,目前只能以直接接觸的機械力移除😩,所以,像是沖牙機之類的效果也是有限,這錢可以省下來喔。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孕婦可以看牙嗎?(母親節特別文)

孕婦牙痛

孕婦都有一個疑慮:孕婦可以看牙嗎?牙痛可不會因爲你懷孕而跳過你,而且,懷孕所造成身體賀爾蒙變化讓你更有可能不舒服!

幾天前,一位一年多沒出現的女病患來就診時!一坐下就說:楊醫師,我這顆牙已經折磨我超過半年了!之前懷孕不敢處理,現在剛做完月子,小孩托婆婆顧,希望能今天馬上處理,該拔或是該抽神經都可以,只要能解決問題!(顏面部的疼痛對心情影響很大,這可是有研究證實的)。臨床上,許多牙醫師不想幫孕婦處理牙齒,孕婦同樣怕處理牙齒影響胎兒,在這雙重因素下...,很多孕婦忍耐著智齒疼痛,神經痛,牙齦浮腫,等到生產結束,才敢看牙齒。

———————教育時刻————————

懷孕對口腔造成的影響,主要是牙齦容易發炎,對於已經有牙周病的婦女,懷孕期間的賀爾蒙變化,會加速牙周疾病的惡化,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懷孕會造成牙周病,也就是說,原本健康的牙齦,會因為懷孕時身體狀況變化而容易腫脹流血,但對於已有牙周問題或是智齒不正(容易形成假性囊袋)的婦女來說,懷孕會加速病情惡化!俗話說:生一子,落ㄧ齒,這是有可能的!況且,反覆的發炎會影響血液內發炎因子的變化,對於胎兒會有影響,據統計比較容易造成早產,健保針對孕婦,有提供每三個月可以洗一次牙的服務,這是針對孕婦生理狀況提供的德政,可以多多利用。

懷孕早期的孕吐與血醣變化,飲食習慣改變的確有可能稍微增加蛀牙率,但是這些只需要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即可以預防。額外使用除了含氟牙膏或漱口水以外的氟化物(塗氟或是氟錠)基本上不建議。

另外一個有可能在孕期遇到的狀況是牙齒神經相關疼痛或是有爛牙根需要拔除,這部分就比較麻煩,因為治療會牽涉到打麻藥與照X光,原則上只要有穿鉛衣,根尖片基本上對胎兒幾乎沒有影響,一般牙科用的lidocaine 麻醉劑內含少量腎上腺素,以局部麻醉來說,對孕婦是安全的,而術後所需要的止痛藥與抗生素,一般牙科常開的止痛藥acetaminophen與抗生素amoxicillin 對胎兒都是安全的。不過治療的時間建議在懷孕中期與後期前段(14~32周),前期(0~13周)因胎兒狀況比較不穩定,後期(33~40)因孕婦無法久躺,所以在中段黃金時刻建議有這類問題,可以抓緊時間處理。

美日牙醫建議孕婦看牙時機圖



所以,如果有懷孕計劃的婦女(現在的人都很講計劃),塗氟,牙周病治療,與提早移除有問題的智齒,針對有可能有狀況的牙齒先處理,以免在孕期除了要忍受因懷孕造成生理上的不變,又要受到牙齒問題的折磨,對母體與胎兒都受到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