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翰牙醫 WFU

網站頁籤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2025 DEGIDI’s course 即拔即種立即裝牙

即拔即種大概做了大概二十年了,在20年前算是滿新的觀念,但是即拔即種再同時做假牙就很少做,因為感覺沒有必要承擔那個風險,近幾年會這樣做是因為開始做All on 4/6(一日植牙)開始做一日植牙以後就發現植牙臨時假牙很容易斷裂,而且為了讓植牙立即負重更成功,就開始使用口內焊接,使用快五年成功追蹤,效果相當不錯,慢慢把這個概念從全口轉移到局部。





今年剛好口內焊接始祖Dr. Marco Degidi 課程能對應的上,就決定到他診所與教育中心朝聖,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這個時段只有三人報名😅,Dr.Degidi 決定改變教學方式,少量的課程教學(DEGIDI’s 課程內容幾年前就已經了解),少量的焊接實作(我已經焊接20給付全口過了,真的沒必要),大量的live surgery(術前討論,術中教學,還有跟著技師看他製作立即負重的假牙,術後復盤)(可能是來的醫師另外兩位一位是俄羅斯人,另一位是保加利亞人所以採用蘇聯式教學法從Degidi 排的case你就知道他超有誠意,內容涵蓋相當寬廣,有在我看起來幾乎impossible 的現拔現種,然後還加上立即負重!有前牙取現拔現種同時完成永久假牙(美學)!還有顴骨植牙與拔除植牙後同時立即膺復!三天密集的待在手術室,真的是收穫滿滿,也與我平常的做法相互應證,除了臨床,我也觀察了診間設定,助理行政流程與一些診所經營方面的細項。









最後,在結束前,Degidi 說來探訪他診所的醫師有數千人,很多都將他的protocol修改,他說:只有follow 他的protocol才是最好的結果,他針對他很多流程都有臨床與實驗室數據與論文發表,不過,對我們這些在植牙沉浸20幾年的醫師,早已過了人家說什麼是什麼,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納入自己體系,畢竟國情不同,病人也不同。




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洗牙時間的迷思

發現網路上有許多針對洗牙時間或流程的抱怨,在這裡稍微整理一下。
1.洗牙時間太短
2.洗牙沒洗乾淨
3.不幫忙拋光茶垢/咖啡垢/煙垢/檳榔垢😅
4.洗的很用力,不舒服、流很多血
5.就只洗牙,醫師沒說什麼洗完就走
大概是這五項,如果有更多會更新補上

台灣的洗牙,基本上就是超音波洗牙,主要是清除牙齦上結石,與國外的深洗不同,國外洗牙師的基本潔牙(cleaning),大多是使用手動器械刮除牙齦上與淺層牙菌斑/牙結石,我個人覺得比超音波洗乾淨且比較不酸(看技術?)搭配與醫師的例行性檢查基本上一個病人排一小時是有可能,而且通常會有拋光,基本上1~5的抱怨很難發生。但這是由洗牙師(非醫師)來進行,而且收費也高於台灣(搭配檢查大約在100~150美金,保險公司付大部分或是全部)
接下來針對1~5項抱怨說明

1.洗牙時間太短:時間長短是個感受問題,在有洗乾淨的前提下,如果是有定期半年洗牙的朋友,基本上時間真的花不了多少,好幾年沒洗牙的病人,通常被壓著洗太久,就會產生(4)這項抱怨,只能說,這把尺不好抓啊….。如果真有牙周病有更深層清潔的朋友,在洗牙結束後也可以要求評估牙周統合照護的可能性,只靠洗牙理論上很難治癒牙周病。

2.洗牙沒有洗乾淨:洗牙後(1-2天內)如果有肉眼可見的牙齦上牙結石殘留,的確是牙醫師的錯,尤其是洗牙時間太短,但是臨床上還是有一些狀況讓這類狀況發生:1.牙齦發炎太嚴重或牙齒太敏感造成洗牙時病人反應太大,無法完整的好好的洗完 2.病人口呼吸習慣無法在洗牙時改為鼻呼吸,頻頻嗆水或要求漱口。還有就是有時候因牙齦紅腫發炎,洗完幾天後牙齦會恢復正常(稍微萎縮)露出牙齦下的牙結石(這種通常是黑色的)。

3. 不幫忙拋光茶垢/咖啡垢/煙垢/檳榔垢:這種垢嚴格來說不算是牙結石,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大部分的牙醫都會建議噴砂去垢,比較輕微的,影響美觀的前牙部位,通常我都會協助清潔,但是否幫忙拋光,真的不在健保給付範圍。

4. 洗的很用力,不舒服、流很多血:這就是一個矛盾,有的人覺得這醫生很棒,洗牙不會痛,但同時有人覺得,這醫師洗的很隨便…。舒服跟療效是很難兩全…。有的醫師會特別把洗牙機強度調低,洗起來沒什麼感覺,水調少一點,感覺不會有壓力,但是有沒有洗乾淨,就很難說,臨床上遇到很多病人被洗了一輩子的牙,最後被判定有牙周病需要全口重建,治療本來就有伴隨不舒服的可能,有診所會說:無痛預防針?無痛復健推拿?

5. 就只洗牙,醫師沒說什麼洗完就走:在約診時最好先說想要做什麼,例如:洗牙加檢查,洗牙加評估是否需拔智齒,或是說明有什麼症狀,例如、刷牙時敏感,容易流血,想檢查蛀牙,如果沒說,看診前助理詢問是否有什麼問題,那醫師洗完後檢查沒發現什麼大問題吧,基本上就不會多說什麼。

洗牙是口腔保健的入門,試著至少一年洗一次牙,也試著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洗牙需求的牙醫吧

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

牙科顯微鏡-是噱頭還是未來的趨勢

在波士頓大學附設醫院為期兩年的植牙專科訓練時,同一樓的住院醫師中的天之驕子(根管治療)總是身穿綠色刷手服,使用著顯微鏡看診,(20年後)目前在美國的根管專科醫師已近100%使用顯微鏡做根管治療,顯微鏡對根管治療開始的尋找根管開口(並非每個患者都需要)與根尖手術,或是移除根管中的斷裂器械很有幫助。所以,在一些特殊難度的根管案例中,使用顯微鏡是有需要的
將顯微鏡使用在幾乎所有牙科治療的先驅,大概是牙科市場捲到喪心病狂的日本,病人不多,乾脆每種治療都加上個顯微,能多收一點自費是一點,畢竟顯微鏡是長期投資,只需簡單的保養,使用個十幾二十年是沒問題的,唯一的耗材大概是led 燈,所以診所投資顯微鏡是一個很不錯的投資,重點在於醫生要會使用,還有助理需要幾本的訓練,近期很幸運的能夠參加來至日本宇土武典在台灣開的顯微鏡課程,分享他使用顯微鏡的歷程與經驗,還有隔天八個小時密集的顯微鏡使用訓練(因為本身偶爾有使用顯微鏡,助教們有點疑惑我為何來上課),不過我還是認為顯微鏡的使用牙科只是部份而非全部,使用loupe(牙科用放大鏡2.5~3倍)即適用於大部分的牙科治療。接下來分批分析是趨勢還是噱頭。

1.根管治療:之前已經提過,根管治療使用牙科顯微鏡在世界上已經是趨勢,尤其是困難的案例,但在所有案例都使用顯微鏡就是一種噱頭!

2.一般洗牙/牙結石刮除:沒有必要而且大概也沒有診所敢收開鏡費用

3.牙周手術:使用顯微鏡輔助手術,看牙結石是否清除乾淨與美觀區輔助7-0線縫合還沒成為趨勢,但的確是可以提高手術結果,還沒成為趨勢,雖然偶爾會做一些微創顯微手術,但某方面來說是噱頭,因為使用牙科放大鏡就能達到不錯且類似的效果。

4,雷射輔助非手術顯微治療:這是一個新興的治療趨勢,我會添購顯微鏡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顯微鏡輔助下清潔牙根上結石,避免牙周手術,在某些狀況下的確有幫助,這是一種除了手術治療外的一種趨勢,就像內視鏡手術一樣。

5.顯微補牙:補牙的學問遠大於一般民眾的想像,能清楚的在組織學上確認牙釉質與牙本質狀況的確對補牙是有幫助的,但使用顯微鏡在健保補助下實在是不符合診所營運,但理論上有健保簽約的診所不能在同一項目收取自費服務,頂多能收取開鏡費用,而且橡皮帳好像使用一樣重要,個人認為在橡皮帳搭配放大鏡比較適用於健保補牙,在有需要做活髓治療(我不做這種成功率無法確定的治療)再使用顯微鏡。對我來說,顯微補牙是噱頭而非趨勢。

6.顯微備牙(修磨假牙):對一般備牙方式的醫生,想要修磨出完美的假牙邊緣,顯微鏡的確有幫助,但對於使用無邊備牙的我來說,使用放大鏡即可,對病人與臨床上來說,追求完美邊緣其實並沒有牙醫想像的那麼重要,以前老醫師與密醫肉眼所修的假牙,製作精良一點的用個十幾二十年的也是常常看到,對我來說,使用顯微鏡備牙是噱頭而非趨勢。

7.植牙手術或是拔牙使用顯微鏡:不是趨勢,連這種噱頭都還沒產生!

8.顯微診斷與紀錄:使用顯微鏡輔助某些診斷並拍照與錄影下來教育病人,在牙冠有裂痕,假牙邊有蛀牙,牙根化膿結石的確是有幫助,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不是噱頭!

總之,在小範圍非手術精細牙科治療,使用顯微鏡的確是有幫助,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新進牙醫搭配顯微鏡提升治療結果,而非巧立名目收費。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殘根救援:以矯正將爛牙根拉出後再做假牙

在這個充斥著植牙的時代,很多牙科技術/方法也逐漸被忽略與遺忘…。

很多醫師看到殘根,大概第一個想到的是拔掉植牙,第二個想到的是能否拔掉後同時植牙,最後才會想到拔掉做牙橋。這裏可以看到的思路:殘根,拔掉….然後。有沒有可能留下殘根呢?

這裡先說殘根的簡單定義:只要是牙齒跟牙肉齊平(高個0.5mm也算),甚至更低,都是殘根,越低越慘😭,越沒有機會留下。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殘根留下的基本需求
1.移除蛀牙或軟爛的牙齒結構後至少還有10-12mm
2.低於牙肉1.5-1mm就是極限
3.大臼齒在不能在治療流程(前)中牙根分叉處受影響
4.也要考慮一下美觀
5.沒有根尖病灶,或是能經過治療後消除
6.牙周問題必須控制,牙齒動搖度不能過高
滿足這些條件以後,我們才能來考慮保留殘根

初級的殘根保留方法是:牙冠增長手術
簡單來說就是削除殘根周圍齒槽骨與打薄牙肉,造成被動式的牙根露出,然後搭配打牙釘後再做牙套,這個方法的缺點是需要手術,而且前後牙多少也需要削除一點,而且美觀會受一點影響(修越多越明顯),修完後有時會有牙齒動搖度變大的影響。

另一種方法是:Forced eruption:就是以矯正方式強迫牙根挺出,在不是需要挺出太多的狀況下,只需拉出牙根後搭配修牙手法順便修一下牙根,就能直接打牙釘做牙,缺點是需要局部矯正治療,2-3個月跑不掉。而且矯正不一定是直直往上拉,有時會偏一點…..。

進階的方法則是:矯正搭配牙冠增長手術:這種的就有機會拉出牙肉下1-1.5mm甚至是2mm的殘根,因為矯正移動的比較多,齒槽骨與牙肉會跟著一起長,所以還需要搭配手術削除。缺點是:花這麼多時間心力保留一個殘根,能再用多久也不知道,花費的時間與金錢也接近植牙時間,我個人不是很推薦..。

目前如果是在大臼齒的殘根,有一些醫師會做一種叫endo crown 的牙套,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把一部分牙釘與牙套合為一體,再直接用樹脂黏著劑粘合,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但是假牙能再使用多久就很難說,這種只靠黏著的牙套很吃防濕與黏著技術…。

這裏分享一個以矯正方式拯救殘根的案例

病人舊的假牙連同牙釘脫落(臨床非常常見),清除軟爛牙齒結構後,牙齒結構所剩無幾,搭配矯正後,打入纖維釘柱,再做vertical preparation,可以看出新假牙還能抓住一些牙齒結構。











留牙,在不久後,會變成牙醫師的(大正浪漫)
順便分享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2024年河原英雄之友會台灣課程




活動假牙,尤其是全口活動假牙,我認為可以獨立分出一個專業分野,做活動假牙有一些與一般有牙或是植牙假牙不同之處,事實上我所在的九州齒科大學膺復部門就有將固定/活動假牙分為不同部門,在波士頓大學時是沒有特別區分兩者,但是美國與加拿大某些比較鄉下的地區是有一種不同於dentist(牙醫師),洗牙師(hygienist)的第三種能接觸病人的職業:Denturist(假牙師,大致上能成為假牙師的都是是從牙技師轉職而來,也就是說,好的全口假牙非常依賴技師的技術!如果牙醫師想要製作出好的活動假牙,要麼就是搭配好的技師(好的活動假牙技師很少),要嘛就是自己有受過一些訓練,至少有一些自己製作活動假牙的能力,否則,患者要嘛就是無法適應全口假牙,或是被迫適應(不是很滿意)。
有幸能夠參加這個為期兩天的河原英雄之友會所辦的全口假牙課程,也見識到優秀熱誠的年輕醫師(鄭醫師)願意分享在日本所學,全口假牙有分很多流派,日本流派比較有名的主要是BPS(必須搭配特地廠商製作流程,超級貴,但就像預製菜一樣,廠商製作完假牙以後不太需要調整,搭配閉口式印模,效果不錯),還有台灣之光本鄉英彰式的全口假牙(這流派我涉入不深,只知道非常花時間在組織調理與neutral zone排牙),另一個就是河原英雄式的全口假牙(河原式比較注重假牙排列與臨床再調整clinical remount),每一種流派都有他演化的過程與原因,對主要是日本保險補助的基本型活動假牙來說,河原式是滿適合的。
年輕的時候在波士頓大學也有涉獵到全口活動假牙,主要是當時還有hybrid 式的(all on 4 前身)與overdenture 式的植體膺復方式,其實所學大致上類似河原式,不過回台灣後不可能跟在醫院一樣所有流程自己做,排牙這塊,煮聚假牙,拋光假牙得交由技工所處理,重點放在印模(改為閉口式,不使用美國交的功能式印模)與製作後的clinical remount(這點與河原法相同),我個人認為clinical remount相當的重要‼️尤其是河原式相當注重的前咬(東方人是用筷子的,門牙就是我們的刀,跟西方刀叉式飲食不同)與在咬合器上前突與側方以1mm 為單位修磨(會更穩定)還有咬合取得方式都讓我受益良多,也期待能製作出更好的活動假牙服務年長者。

後記:活動假牙4要點:
1.Tissue surface:靠印模
2.Occlusal surface:靠臨床取咬合,技師排牙與clinical remount
3.Polish surface:靠印模與經驗與技師技術
4.其實還有最後:醫病關係
我在九州齒科大學拿博士時的指導教授,鱒見教授倒是常常說3.4.的重要性,日本人真的對全口假牙這方面很用心,我認為全口假牙是牙科最後的‘盾’,最糟糕的狀況也就是全口無牙,如果能夠提供好的全口假牙給病人,即使患者沒有預算做植牙全口重建,我們還是能夠提供恢復健康飲食生活的方法


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沖牙機真的效果有限

https://youtu.be/_qg773CBwsA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大致上是病人使用沖牙機沖掉牙齒🦷,看到這新聞真的是滿臉黑人問號,要能把牙齒沖掉,應該需要濫用這個沖牙機一段時間,忍耐著出血與疼痛,而且牙周病應該本來就頗嚴重,種種不利因素才造成這個‘完美的海嘯’。

實際上我們診所不鼓勵使用沖牙機,沖牙機的英文叫做water pik 或water floss 是用來代替牙籤toothpick或牙線dental floss的,但是我認為沖牙機比較接近牙籤而不是牙線,並沒有像牙線一般能去除牙菌斑的效果,頂多能沖走菜渣肉屑,使用稀釋後的漱口水代替自來水沖洗牙縫,的確能達到一些殺菌抑菌的效果。但是牙周病患者居家維護的重中之重是:清除牙菌斑!牙縫中的菜渣肉屑的清楚本來就是最基本的,使用牙間刷與牙線都能達到,而且牙線與牙間刷都可以清楚牙菌斑。

沖牙機還會有一個討厭的狀況產生,持續的以水柱沖刷牙齦下囊袋在邏輯上的確像是能移除病菌,但是牙菌斑的頑強不是水柱能沖刷掉的,另外也會破壞牙齦與牙齒之間的上皮附著,讓細菌更容易侵入深處!也許在牙齦周圍紅腫與化膿時效果不錯,但每天使用真的是沒好處,連美國牙周病學會都不鼓勵天天用漱口水,更是不鼓勵用沖牙機….。

牙周病還是找專業醫師處理,正常狀況下還是建議6個月洗一次牙(健保給付),想更好的話可以自費在第三個月加洗一次牙加上牙齒拋光。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植牙盛行所產生的亂象

二十年前還在美國醫院接受水深火熱的訓練時,每次膺復科主任開會時總說:even monkey can insert implant , if you train it!(連猴子都能訓練它幫人植牙!)當時聽到這句話深深的不以為然,認為身為固定/活動假牙大師(教科書主筆)的主任應該是沒在醫院負責這植牙這部分(當時植牙正夯,有獨立的植牙部門)而故意酸葡萄這麼說的!

植牙經過20年的發展以後的今日,許多改良與進步後,很多案例真的可以use your monkey brain(叫猴子來做是也點誇張,但是簡單到不用思考)來處理。這也造成現在市場上的亂象!

在這裡提到連猴子都能做的,是指植入植體這部分,但是治療計畫與一些手術細節就沒有那麼簡單,而且還有一個重點:經驗與歷練,就拿做菜為例,如果只是靠著上課看書再自己摸索,也許在自己家裡是可以,但是要以專業之姿收費,就不一定可以。會想寫這些,是因為最近有諮詢了幾個同業完成後無法保固的案例。




這個案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病人來的時候說這植牙全口重建是4-5年前做的,費用很便宜,但是最近上面假牙掉了,植牙也同時掉下兩隻,下面左邊的假牙也鬆脫,螺絲斷在裡面,目前當活動假牙來用,問病人怎麼不回原診所處理,病人說診所改名了而且原本醫師不在了😅。病人要求幫我再植兩隻植體然後幫他膺復右上的整排假牙,我告知病人不是不想幫他處理,是無法責任歸屬。原因有下:
1.前牙區植牙斷裂,移除斷裂植體對齒槽骨很傷,而且植體發炎到自己掉下的區域,基本上都需要大量自體骨補骨才有可能回復到能植牙的狀態,如果要求美觀還得做垂直補骨與補肉手術,時間與金錢的花費不是只講究CP值的人能接受!
2.幾乎所有植體都已經由植體周圍炎!,甚至有幾隻是已經無法治療需要拔除,在口內有植體周圍炎的狀態下補骨,產生併發症的可能較高,而且把自己好好的植入的植體與其他有問題的植體連在一起做假牙,到時其它植體失敗後,假牙不能用了,責任很難歸屬。

臨床上看到這種狀況的病人,基本上都無法處理,主要的原因是認知無法改變,通常問題很多的植牙全口重建大多都是病人認為便宜又好的那種(便宜又快也不痛),而且病人只會知道要處理最嚴重的,像斷螺絲,持續化膿,植體脫落的應該處理,但是有些有狀況,但無感覺的不想處理,像這樣拼拼湊湊的再一次重建,能比原先使用的久?這十幾年來看到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但也沒辦法,植牙亂象正在蔓延,台灣的牙科也漸漸走向韓國化,商業化….。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Marisa Roncati-非手術牙周治療皇后-幸運的一對一教學經驗




幾個月前得知對非手術治療非常上手的Marisa Roncati要來台灣教hand-on,心想,真是難得的機會,像這種冷門的課程(非手術牙周治療)竟然在台灣能開實作課程,能上到課實在是太幸運了!尤其是她同時有口腔衛生士與牙醫師的資格,竟而在臨床上衍生出獨特的刮牙結石手法,而且能把非手術治療做出類似手術治療的結果,實在是值得學習。

尤其是她自創的刮牙結石手法,沒有她親自指點,光看書實在是沒有辦法領會,來到上課地點才發現,這場超少人報名,只有三人!,簡直就是開小灶,一對一培訓,當下問個飽,所有書上不理解的都有機會問,才發現之前模仿的手法還是有差別,果然還是要跟作者直接學習才是最完整的!

Marisa的非手術治療經過多年的追蹤,已經自成一套系統,以二極體雷射光纖代替牙周探針(更細,手感更好),刮牙結石前二極體囊袋消毒/減痛/弱化牙結石,
之後以自創手法刮除結石(有效率,因為有洗牙師的經驗,也很注意避免職業傷害),刮除後再以超音波洗牙清除殘餘、再一次囊袋消毒,使用雷射特殊探頭加速恢復,減少牙齒敏感,再輔以日常清潔注意事項以及後續追蹤…..。

期待能將這流程與自己的方式相融合,期待能造福更多牙周病患者,畢竟很多患者不願意開刀,以雷射輔助的非手術治療也是一個選項。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自體骨移植 the real bone builder課程感想




當初到美國求學,最想學的就是自體骨移植,當然也如願以償的成為當屆牙周/植牙住院醫師中,最多自體骨移植的住院醫師(該驕傲嗎?)(大家都想學怎麼樣使用骨粉與再生膜,其實是臨床上比較可行的)
回台灣以後在早期也做了許多自體骨移植,不過呢,不是每個病人都能接受,做過的病人也不一定感謝你,歐美與台灣人對待手術的期望是不一樣的,而且,美國可以開含低劑量嗎啡的止痛藥(病人愛的很),像這種補自體骨大手術就漸漸少做了…..。改為取少量自體骨混骨粉後再以再生膜包覆的骨再生手術為主(其實效果也能接受)。
不過呢,100%自體骨(骨移植)與40%自體骨(骨再生)其實還是有差,尤其是長時間對比,自體骨永遠是gold standard!
前年得知自體骨移植講師之一的Frank研發出了一個取骨器械,可以有效快速的取出ramus graft,semilular 半月取骨術,但是但是,這個器械只有上過他的master class的學員才能買!這下就麻煩了,因為必須跑一趟德國,我之前有想到找時間跟義大利的Luka醫師學他的取骨術,不過Luka已經把取骨流程數位化並捨骨鋸改超音波骨刀,剛好有台灣醫師集體邀請Frank來台上課,於是就搭這個順風車…。
半月取骨術就是使用Dr.Frank設計的器械,直接在下顎後牙智齒的位置那邊取出一塊大約小指甲大小的骨片,厚度大約是2mm,然後將骨片以骨釘固定在想補的區域,當作外牆或屋頂,中間的空隙則是使用骨刮,刮一些骨屑放入其間,骨片的作用是當作生物相容性最好的再生膜,而且還能維持空間,自體骨屑則能導引血管與成骨細胞,在三個月內即能置換為活骨。





半月取骨術有其限制,但也有很多優點,在這個開始幫別人收拾植牙失敗的醫療環境,我相信一定能派上大用場。

最新更新:Frank Zartow 大師,已於2024/12/4經由友人釋放因意外而過世的消息! 人生無常,不勝唏噓。

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解析all-on-4 一日植牙亂象

網路上充斥著一堆一日全口重建的廣告,一日全口重建大致上就是所謂的All-on-4,all-on-6,大抵上就是植入四到六隻植體,再把類似全口假牙的膺復體鎖在這些植體上。




為什麼這種治療會這麼受歡迎?要想知道答案,我們先從all on 4 的優點開始討論,再說明all on 4 缺點。

All-on-4優點

對病人來說:
1.快:因為大多不需補骨,而且當天拔牙可以同時植入,不用等拔牙後的恢復期(2-3個月)也不用等補骨後骨成熟期(3-6個月),植牙後的骨整合期(3-4個月),試想網路上買東西馬上拿到,或是等三個月的預購,誰能抵抗想買的東西有現貨呢?

2.更快:當天有牙,不用忍受無牙期的不方便,也不用妥協使用幾個月的活動假牙,當天就有可以正常飲食的固定假牙,很少病人能抵抗當天有牙的這種誘因。

3.超快:搭配舒眠麻醉,等於睡一覺就完成了,對病人來說手術時間與製作臨時假牙幾乎是一瞬間(睡了💤3-4小時),完全消除手術疼痛焦慮與時間,這是all-on-4治療的精髓!!

這種快連醫師都很難抵抗….

對醫師來說:
1.收錢快:一個時段(3-6個小時)就能完成治療流程的八成,也能跟病人收大部分的費用。

2.治療計畫簡單:就是拔牙跟植牙,省去補骨補肉手術,如果搭配數位導航或是手術導板,手術流程真的簡單。all-on-4易學難精,如果只求能將假牙裝上,技術門檻並不高。

像這種對醫生 病人都是優點多多治療方式,唯一考量的,大概也只有費用了….。

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來談談all-on-4缺點


對病人來說:
1.移除本來可以保留的牙齒:牙齒可以經由根管治療與牙周治療保留,只不過2-3顆臼齒的根管治療時間就可能接近all-on-4的時間,牙周治療既痛苦又花時間,在這種反差之下,拔牙植牙似乎比較省事,不過,保留牙齒有其他層面的意義,牙齒牙周的感覺神經與大腦內的相關神經本體在牙齒拔除之後就會萎縮,而且牙齒的存在能夠維持齒槽骨,當然植體也能部分維持齒槽骨,但是無法跟自己的牙齒相比,何況…只有植入4-6隻,其他沒有植牙的部位呢?

2.移除過多齒槽骨:正確的all-on-4,必須將齒槽骨磨平,磨低,磨平是為了避免補骨,磨低是給予臨時假牙膺復牙齒跟部足夠厚度(以免在做真正的假牙前斷裂,一但假牙斷裂很容易跟隨著植體失敗),基本上這種治療是一種單程票,病人就只能使用假牙來膺復牙齒與部分牙肉牙脊。

3.美觀與清潔:紅色牙肉部分其實還是稍嫌不美觀,而且植體位置偏內偏斜,比較難以清潔。



對醫生來說:
1.植體一但發生問題,修復會比較麻煩,而且如果有一天需要移除植體,創傷會比較大

2.假牙膺復體如果是使用塑鋼牙雨壓克力基底,長期使用耗損維修率很高,如果是製作整個氧化鋯膺復體,對醫師與技工所的要求很高。

最後,我們來討論適應症(適合做all-on-4)的病人
先說

標準的all-on-4適應症

1.50-60歲以上的病人上顎/下顎,單額缺牙過多(剩下六隻以內)或是經判定能留下的牙齒在六顆以下

2.上顎鼻竇不想補骨(鼻竇增高術),下顎後牙區植體有可能打到神經

3.對美觀要求不高,想要快速回復咀嚼功能。


特殊的適應症
1.牙齒蛀牙狀況嚴重,在考量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以後,幾乎所有剩下的牙齒需要根管治療。考量之後即使製作假牙還是有可能再蛀牙(植體沒有蛀牙問題),可以考慮all-on-4或是類似all-on-4的FP1







2.30-40歲,嚴重牙周病,在牙周病破壞更多齒槽骨前,盡快拔牙(也能改變口內環境)進行全口重建。

2024年8月11日 星期日

你用的骨粉 安全嗎?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yzrnOXQ?utm_source=copyshare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病人的注意,大抵上是中國有一些不肖人士以不正當的手法盜取聽人遺骨製作骨粉謀利,牙科很多手術有使用骨粉的需求性,但只要是使用衛署認證的骨粉,完全不用擔心!大致上美國製的人骨材料基本上都有經過審核,經由合法的捐贈手續,合格的品質管控都是能安心使用的產品。雖然二十幾年幾年美國的確也有發生類似事件,但被踢爆後隨即立法禁止這類事件。
害怕使用人骨的,還有動物骨可以選擇,牛骨,馬骨,還有珊瑚骨,牛骨是比較有狂牛病感染的風險,畢竟變性蛋白高溫殺菌下還是有可能有活性,馬骨有聽說過,但是台灣應該是沒有。有些醫師喜歡用牛骨,是因為牛骨不易吸收,比較有‘補’的感覺,補骨效果比較好,但是如果感染就比較麻煩,其實有一部分的原因一些知名歐洲的補骨大師使用牛骨,大家就跟著用,歐洲大師使用牛骨的原因是,在歐洲使用人骨不合法😢(應該是有考慮黑市骨粉的考量
如果是對人骨/牛骨有疑慮的,還有合成骨可以選、合成骨顧名思義,就是人工合成的骨粉,基本上就是生物相容性好的填料,基本上只是佔個空間如同珊瑚礁一般,等著骨細胞長入,我個人是沒有喜歡使用。
最近有國產的廠商來推銷珊瑚骨,使用了幾次,效果感覺還可以,也許能取代人骨/牛骨。年輕的時候很挑骨粉,認為某些廠牌的效果特別棒,後來經驗更豐富後,開始感覺到只要技術與臨床判斷對,骨粉倒是其次,還不如多取一點自體骨,效果更好!
總之:選擇衛署合格的,無倫人骨/牛骨/合成骨,選擇真正有經驗的醫師,有長期追蹤自己治療成果的醫師,相信都能獲得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