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翰牙醫 WFU

網站頁籤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選擇太多反而難以決定

上一次更新時分享了‘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這本書,今天就專才與通才與牙醫診所或是牙醫師做一個細部探討。

以下只是我的一些心得,如果是同業看到如有得罪,請多包涵🙏。

目前有一些較大與較多醫師的診所,已走向類似醫院般的分科之路,也就是病人需要在多個醫師之間轉換,完成協同治療,美其名是個有所專,實則浪費病人時間與增加診所收益,當治療其中一環節難度到需要在某方面鑽研到90%以上,這時就建議交給專門(專科)做該方面治療的醫師處理,這時到醫院處理會比較建議,診所為了養活專科醫師,常常將病人轉來轉去,況且專科醫師診次(一星期2-4診)有限,病人約診上也會有困難,而且診所常常會附加自費項目再轉給專科醫師,最常見的是‘顯微根管’。臨床上常常看到病人在他院被建議需要做顯微根管而轉向其他診所求診,其實很大一部分不需要在顯微鏡下治療,但是,我會跟病人說:你付了那些錢,不一定用在顯微鏡輔助,而是專門根管的醫師收了錢以後,發揮十成功力幫你好好的治療根管。又有如有些智齒手術會轉給口外醫師(真正風險高的又會被轉到醫院),通常又會被附加膠原蛋白(付這錢不如做PRF),也曾聽過病人在桃園某診所需要做假牙,一顆全鋯冠收35000,理由是醫師是台北來的膺復專科醫師....。我只能說,這跟買房自住一樣,只要符合需求,價錢是次要考量,其實健康無價,多花錢買到好的醫療品質是正確的,我比較在乎的是在轉來轉去之間時間的浪費!

以下我將以前幾天所做的case 為大家說明為何時間浪費






這案例需要拆除牙套,拆除牙釘(根管專),根管再治療(根管專),拔除跟尖膨大的困難拔牙(口外專),可繼續使用的牙齒需要做牙冠增長手術(牙周專),無牙區日後需要植牙(植牙專或牙周專)與植體膺復(膺復專),或是活動假牙(膺復專),看起來需要經歷兩個禮拜,轉手四位醫師才能完成初步治療,可是在一位通才(能力在80%以上)醫師手上只要一個小時一個診次完成,差異極大!

拆牙套拆釘 根管治療


拔除膨大牙根
傷口處理與牙冠增長手術

不過,如果case難度超過通才能處理的還是需要專才來處理,只是如果能拿捏好分寸,對病人來說才是福氣










談迷你植體的昨是今非

最近接到病人諮詢植牙時,總有人問到迷你植體。
再一次驗證了工具在惡人使用就成了做壞事工具的這個道理。工具(迷你植體)是沒有錯的,錯的是醫師沒有將其使用在適應症上!迷你植體無論在美國或台灣都有通過衛署,也有其適合使用的狀況。

造成患者恐慌的原因在這兩則新聞
大抵上內容在於病人抱怨醫師沒使用電腦斷層分析骨質骨量,直接將迷你植體打穿鼻竇,在迷你植體掉落後發生口鼻相通(喝水會從鼻子跑出水),醫師又無法處理.........

楊醫師認為這裡的問題不完全是迷你植體的問題,問題是在於病人貪便宜選擇迷你植體植牙,與醫生沒有適當的診斷與使用適合的治療方式。口鼻相通在拔牙或是正常植牙都有發生的可能,即使是再小心都有發生的可能,不過還是有修補恢復的可能。
之後會有文章談論這類的事情。  

2.
另一則新聞網路上被移除

大抵上是說這些植入植體發炎化膿,醫師全部拿掉重植,原因是因為迷你植體表面處理不如正常植體且比較細無法抵抗咬合力量且容易發炎.....

楊醫師認為,在這案例之中,正常植體發炎反而比較明顯,比較值得擔心的是:有一些迷你植體有損傷到神經的可能,移除時有可能造成二度傷害!

早期美國規定,植體寬度低於3.5mm就算是迷你植體,後來又修改到3mm,因應下顎門牙有時空間僅有4-5mm,無法植入3.5mm的植體。迷你植體現在大多都是指2.5mm 的植體,臨床上多用於活動假牙主要是幫助固位與減少使用疼痛,或是作為暫時性的植體,不過,有些公司也有將2.5mm細植體做為永久性植牙的產品

如楊醫師以前在美國時有試用過的OCO implant,十幾年前使用的是3.0mm植體膺復下顎前牙,幾年前已推出2.2/2.5/2.9 永久植體

還有楊醫師以前就很佩服的日本怪才牙醫
小笠原久明自行開發的OGA植體
雖然是迷你植體,很多案例都已使用20年以上

楊醫師極少使用3mm植體,但對於有需要使用的case,也會依臨床判斷來使用,也希望大家能多聽多瞭解,不要只聽到迷你植體就敬而遠之。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好書分享:不想得糖尿病就好好刷牙




臨床上會常常遇到想治療嚴重牙周病的病人,或想植牙的病人(因牙周病缺牙),同時有糖尿病的病史。這本書是一位專長是糖尿病治療與控制的日本醫師,以親身經驗與專業分析所寫,內容淺顯易懂,非常建議有牙周病與糖尿病的病友或是擔心發生在自己身上想預防的朋友閱讀。

—————————讀後心得——————————
書上內容很多,在此只大略簡述與牙科相關的部分

一般人的認知大多都是,因飲食習慣控制不佳造成糖尿病,有因糖尿病造成的免疫不良與傷口恢復不佳造成牙周病,其實, 一般非先天性的糖尿病大多造成的原因在於
1.體內慢性發炎。有一些慢性發炎很容易被忽略,像是牙周病,長期慢性發炎會產生一些發炎物質流入血液之中,而這些發炎物質會造成胰島素作用不良(也就是血糖降不下來,當降不下來時胰臟又會分泌更多胰島素,造成胰臟傷害)。

2.飲食控制不良造成胰臟傷害
牙周病造成缺牙與齒搖,咀嚼效率因而下降,飲食上就會偏好軟而易吞嚥,且能獲得高熱量且口味重的食物(甜,鹹,油),甚至是以含糖飲料做為部分熱量來源,這種飲食方式很容易造成胰臟疲勞傷害,發生後天型糖尿病!

標題所說的好好刷牙其實是,無論有牙周病與否,日常都要好好的刷牙控制慢性發炎與預防牙周病,當有牙周病時也建議治療牙周病,如果牙周病能良好的控制,糖尿病的問題也有可能隨之減輕緩解!

書中還有許多有用資訊 ,建議可以購買閱讀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拔智齒費用




十幾年前朋友位於美國的診所剛開幕時,有在那邊幫忙兩個星期,主要在幫忙植牙或植牙相關的手術,有一天朋友老婆的岳父請我們吃晚飯時,脫口說出朋友的小舅子隔天要住院全身麻醉拔除所有智齒,我和朋友對看了一眼,因為在美國這樣的療程換算台幣大約快靠近20萬(而且沒放膠原😯),對我們這種留學生來說真的是不能理解,朋友小舅子算是ABC,所以思維比較偏白吧!

——————回到充滿戲劇的2020美國大選結束———

常常聽到病人在拔智齒前問說是否需要放膠原蛋白?我總是笑笑的說我們這邊拔完智齒都有幫你放,而且不多收費用😁,其實膠原有分很多種,我們放的是用於止血快速吸收的,雖然是🇩🇪進口的,不過跟大部分所謂的膠原不同

一般來說,拔智齒是健保給付,無論是多難的CASE,診所都有給付,除非不是健保特約診所,否則都不應該針對智齒手術該品項額外收費。

所以智齒手術可能產生的自費來源有兩個

1.麻醉:讓你直接跳過痛苦的拔牙過程
正常狀況下在台灣並不會使用全身麻醉協助智齒手術,目前的主流是舒眠麻醉(鎮定麻醉),費用大約在1-2萬之間。笑氣麻醉的效果並不好,楊醫師十幾年前有使用過一段時間,費用以時間計算,一小時2000-3000。

2.拔牙後傷口填充物:用意在於促進傷口恢復與減少術後不適
目前使用的大宗是‘膠原蛋白’,這收費看診所而異3000~10000都聽說過,楊醫師本身是不鼓勵也不推薦拔智齒或拔牙後傷口放入這類慢吸收的膠原蛋白,根據我臨床判斷與所學學理,這裡就不多加解釋,以免與其它學派筆戰!
以目前研究與臨床結果來說,最好的傷口充填物是自己血液離心所萃取的PRF,費用上也大約是3000~5000,目前使用上效果不錯

3.自費長效止痛藥物:目前有一種七天長效國產合法的嗎啡類止痛藥,不過很多人有術後暈眩的問題,費用在10000以上。

楊醫師建議: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無論是牙醫師或是病人,別輕易相信廣告!






唉,又見血了~最近沒次刮鬍子的時候,無論再小心,刮完1~2分鐘後就會出現血點.....就有如我家女兒貓抓後格幾秒才開始流血一樣,真不清爽。前一陣子刮鬍刀用完,因方便隨便拿了跟平常所用的吉X不同牌的舒X,沒想到竟是早上惡夢的開始。想說品牌價錢接近,應該結果也接近,而且廣告拍的也不錯,一口氣就買了一大堆刀片!!會有這種習慣,是因為在美國的時候,植牙中心主任,也是當時的指導教授Jacobson極度重視服裝儀容,頭髮要求clean cut!(中國城的師傅用推子就推的出來,小事一樁)鬍子一定要刮乾淨(所以一定要用手動刮鬍刀🪒),而且我人生中最常穿西裝打領帶上班就是那個時候!(當時覺得很煩,但現在回想起來,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台灣小鬼想在波士頓的醫學中心說服病人植牙,至少要看起來很乾淨專業)。在美國,刮鬍刀是鎖在櫃子裡的(高價品,怕被偷),要買還得找店員,而且有時候會弄錯型號,幾次後,乾脆一口氣買了接近1000美刀的刮鬍刀片!刮到畢業後還能帶回台灣使用好幾年!每次出血的時候就會想到還在念大學時,吳文元教授說過一句話:你們要多讀書,多驗證,才不會被牙科廠商諞去(台語)老人家的忠告,不只能用於牙科啊

—————————————到目前還在舒X的出血惡夢————————————

臨床上牙醫師很容易受到廠商各種精美的廣告,高質感的包裝與經過修飾過後的數據研究,採用了新產品。但常常買來使用後,感覺也差不多,十幾年前日本德山tokuyama牙材出來一款變色龍樹脂,幾乎補牙不用選樹脂顏色,補上去後樹脂會自動經折射而接近所補的牙齒顏色,非常方便,後來買的變色龍樹脂,顏色真的很難看(跟便宜的韓國貨差不多),雖然比當年便宜,但沒有特別使用的價值,查了一下才發現,台灣代理所賣的是最低階的產品,雖然有一點變色龍效果,但不是主打效果,當然最高級的變色龍產品還是有,只是因為比較貴,所以不主推,這真的是一個廠商包裝宣傳上誤導的好例子!

對於病人來說也一樣,許多醫師或診所會過度包裝治療,給予病人過度期待,可是病人與醫師不同,無法以專業訓練與學理分辨(資訊不對等),不過,當產品某種功能突出到一個程度(25-30%)以上,廠商通常會自動把它包裝成另一個產品(並收更多的錢)。不過醫生在採用前最好是能以自己的方式驗證。


最近有幾家樹脂公司出了所謂的bulk filling resin,就是一次可以聚合一大塊樹脂,不過楊醫師看到的不是bulk filling這個效果,而是在邊邊角角這些地方的聚合完成度,而且也能減少臨床聚合流程的誤差,減少失誤,公司廣告上的學理看起來是ok合邏輯,要怎麼驗證呢?用不透光的錫箔只捲成圓柱狀,放入一般樹脂與bulk fill樹脂,光照5秒,刀片切開錫箔後測量,bulk fill 有高於30%的聚合距離,由此可見,廠商誠我不欺!




切開後沒聚合的樹脂流的亂七八糟


一般6-7mm
Bulk fill 10-11mm
有臨床上的意義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乳牙為什麼那麼容易就必須做根管治療?

朋友在美國中國城的診所之前請了一位有如浩克般的老白人醫師,不久之後,就聽到朋友開始抱怨:XX醫師每次補完牙以後啊,病人常常後來需要做根管治療!請了人來幫忙,結果,感覺事情更多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呢?外國人(白人,黑人)牙齒size大約比黃種人多5-10%,別小看這些微差異,以平常的手感習慣去修磨牙齒,就很容易造成牙神經損傷,導致需要根管治療!

————————回歸正題————————————-

本人診所是以成人牙周治療/植牙/膺復/根管/門診手術為主,但對於患者子女/孫子,通常會處理。

臨床上家長最容易發現小孩有的狀況就是:

乳牙破了一個洞/之前補的掉了/長牙膿包了

只要是這種狀況,不是根管治療就是拔牙(少數,大多因爲快換牙了),乳牙很容易因蛀牙而導致需要根管治療!所以定期檢查,日常清潔,飲食管理都很重要!!

乳牙容易需要根管治療的原因

1.乳牙比恆牙小
 
  乳牙臼齒跟成人恆牙相比 上/小20% 下/小25%,以之前天的故事為例,需要根管治療的比例高!

2.乳牙神經在牙齒中比例比較大,牙釉質較薄

 很容易就蛀到接近神經,根據臨床研究,蛀牙距離神經2mm內,半年內發生狀況機率在50-100%之間


將乳臼齒放大至與恆牙臼齒相接近可以發現,乳牙的’殼‘比較薄,尤其是比較能抗蛀牙的牙釉質厚度相差一倍,只要有蛀洞,很容易需要根管治療

3.乳牙牙釉質與牙本質組成不同於恆牙,不利於樹脂填補!
即使是科技進步的今天,牙科樹脂填補用於恆牙不但是有許多臨床小細節需要注意(technical sensitive),其長久結果也不盡人意,用於乳牙時,因乳牙結構不同與小朋友比較難配合,通常結果更差,常常只是‘卡’著而非真正附著於牙齒結構,填補物下二次蛀牙常常發生,2導致填補後幾個禮拜就長牙包或是脫落動搖。

在這裡希望家長能正視乳牙蛀牙的嚴重性,兒童牙神經痛父母也困擾,一但長牙包治療成功率也會下降,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先處理智齒,牙周病有可能就好了一半!?

病人L太太在做完牙周手術與植牙手術後,突然問了一句:牙周病有遺傳的可能嗎?我評估了一下病人的狀況後回答:你的話,有可能!病人表示她30幾歲的兒子最近到它院洗牙時,醫師有提醒可能有牙周病。病人推薦兒子來診所做進一步的檢查。

———————————————————————幾天之後—————————————————————

病人兒子赴約時,先接受環口X光片檢查,看片子感覺不是很嚴重,隨即做全口牙周囊袋探測,結果如圖 1
如果是有follow我之前文章就知道,牙周囊袋在5mm(紅字)就有可能是輕微牙周病,只要能跳到5mm以下大致上就脫離牙周病發炎狀態。



這裡做一個簡單的統計,紅字佔所有32顆牙(包含智齒)24.47%,大約是四分之一!,感覺好像有點嚴重(連病人自己看到結果都有點💢)
我看了一下,笑了一下,跟病人說:我跟你說一個觀念,你聽完心情會好點。你的智齒位置不是很正,加上一些先天與後天清潔不良的影響,牙周狀況本來就比較不好,跟智齒相連的第二大臼齒也接著受影響,如果將智齒拔除,同時將相鄰的第二大臼齒遠心面牙結石刮除,算上拔牙後牙肉萎縮,會好很多喔!


(圖二)假設移除智齒


(圖三)假設消除鄰接牙周囊袋
這樣算下來,囊袋比率可以降到14.28%,這還是尚未做任何牙周治療的情況下!病人的囊袋都是5mm,通常做完基本的非手術牙結石刮除或超音波牙齦下囊袋清潔就可以回復正常了。

有問題的智齒,建議趁早移除,黃金時期在20-24歲,如果已造成嚴重牙周病或反覆發炎多次,即時拔除,其前方鄰接區牙周狀況也不容易好轉,易留下病根。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牙周病患者該如何使用健保治療牙周病

某個禮拜四早上,一位二十幾歲的學生妹前來處理突發性的牙齦腫脹,從健保卡查看了一下之前在其它牙醫診所治療,發現一個多月前已經在他院洗過牙了,年輕人在洗完牙短時間還會有牙齦腫脹不外乎是智齒周圍發炎或是食物塞牙縫導致區域牙齦發炎,X光與口內檢查一下,心裏沈了一下,是局部性青年型牙周病(牙周病分類已經改過,但我覺得這種說法比較貼切),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演變為廣泛型!詢問病人先前有是否有發生過牙齦腫脹,病人回答已發生過幾次,每次去診所就只是洗牙或是開藥,醫生也沒說什麼。其實,這真的是延誤就診!一般診所如果是牙周病或是智齒這類不想處理的(或不能處理的)往往會裝作沒看見!因為怕病人流失!於是趕緊告知病人牙周狀況,並提供適合建議。





————————轉診也是牙醫師的責任——————

今天先來談談為何有些診所會對牙周病治療不上心的原因

1.健保申報問題:牙周病的基本治療流程為
   (1)洗牙(半年可洗一次)
      (2)牙結石刮除 (牙周統合照護)
         (3)牙周手術(診所健保不給付,醫院有給付)
             (4)維護(日常清潔,定期回診檢查)
 洗牙診所大多會處理、牙周統合照護願意處理的醫生就比較少,而且效果也比較差,只能算是一個過渡式的處理,對於有中度牙周病的病人,只有進入手術期才能真正有效的處理牙周病,牙周統合照護僅能治療(控制)初階牙周病,問題在於,只有進入中重度牙周病,牙齒有搖晃或是化膿,病人才有自覺,輕度牙周病有經驗的牙醫師在洗牙檢查時能感覺出來,但此時建議病人治療通常病人並不能接受!

 2.醫師有些不擅長處理牙周病
    牙周病治療通常需要以手術處理,如果醫師本身沒有在醫院訓練過牙周手術,在診所因為健保不給付、鮮少有手術機會,自然無法精進牙周病治療經驗,在不擅長下,自然就不想也不願處理!

3.轉診後失去病人的風險
   有些醫師擔心,建議病人到醫院治療牙周病治療後,病人會在醫院完成大部分的治療,裝作沒看到牙周病,也不會馬上有問題,通常好幾年後才會有症狀!


如何自救呢?

1.確認自己的牙周狀況
    (1)家中長輩有牙周病,或兄弟姊妹有牙周病自己      就要注意了。
       (2)糖尿病/抽煙,是牙周病危險因子
       (3)洗牙時可以詢問牙醫師自己是否有牙周病(多問不會錯,有些醫師不會主動告知,但在詢問下會告知)
       (4)可以電話詢問診所是否有做牙周治療,或是牙周統合治療,有做的診所通常在洗牙/檢查後會主動告知

2.決定在診所治療或是前往醫院治療

 確定有牙周病後,可以在診所先做牙周統合照護,牙周統合照護分為三個階段
     (1)牙周囊袋測量(一顆牙齒分為六個面,三以下為正常、五以上就是有需要處理了)
        (2)牙齦下牙結石刮除(將囊袋深度五以上的區域處理)
            (3)術後牙周囊袋再測量(結石刮除後等一個月再測量,看治療反應,如果還有五以上,就會建議手術治療)

  如果需要手術,在診所基本上需要自費處理,如果不想多花錢,就可以到醫院牙周病科諮詢,可能就要排隊等一陣子(花時間)

如果只有兩三顆牙有囊袋深度4-5之間,建議先做好日常清潔,過一陣子再看看是否有惡化,不一定需要馬上到醫院排手術。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一些兒童常見但無害的口腔狀況

有時家長會為一些無傷大雅的問題特別跑一趟診所,在此分享一些家長擔心但無傷害的兒童口腔狀況
———————————————————————-
1.牙齒黑垢

這可不是坊間噴砂除煙垢文
病人年齡:七歲(女)其四歲弟弟也有類似狀況
家長一般會認為小朋友沒有刷乾淨或是認為這些黑垢是蛀牙
應該沒有認為是咖啡垢或煙垢吧😂😂
這種黑垢形成的原因理論有幾種,大略上為牙齒上的牙菌斑內,牙周病類的細菌比較多,其代謝產物與牙齦溝液內的鐵作用而產生在牙齒上難以清除的黑垢,主要會在牙齒上靠牙齦的部分,並不會對牙齒產生不良影響,相反的,有這種現象的小朋友幾乎不會蛀牙,但是美觀上會對兒童產生一些社交上的影響!
小朋友的媽媽說她在學校會盡量避免大笑,以免被注意到牙齒黑黑的,在清除完牙垢後,小朋友這一陣子應該就能開懷大笑了😆



2.牙縫大且鬆



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子不好看,殊不知,此時醜小鴨,長大變天鵝!恆牙(大人牙)型態大於乳牙,即使算上上下顎骨的發展,乳牙看起來鬆鬆的,恆牙才會整齊,而且,還有一個好處!!相較於緊密的牙齒,有縫的牙齒比較不容易蛀牙,如果牙齒緊密,有時家長需要使用兒童牙線棒或牙線協助清潔🧽,如果是有縫的牙齒,平常刷牙就能夠清潔到,塗氟也能較無死角!

3.長恆牙時有一塊肉會動來動去感覺不舒服,或是擔心會發燒




在萌牙尚未完全時,可能會發生輕度感染(目前研究不認為會造成發燒),因為動來的那塊牙肉下可能會藏污納垢,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太久,只只要完全萌發後就好了,在此期間,只要稍微用牙刷清潔被覆蓋的牙面就能解決問題。


小孩子是家長的寶貝,許多家長都對一些口腔狀況會過度擔心,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予一些答案與降低煩惱。


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談牙科止痛藥(深夜時分當你牙痛時可以怎麼吃止痛藥)


豪斯醫生是楊醫師美國友人Dr.Kevin.J.Owoc 極力推薦的一部美劇,Kevin認為自己跟House很像(不是說外型),在看診態度與受慢性疼痛的折磨上,兩人有相當大的相同,豪斯醫生在劇中因慢性腿部疼痛,必須長期使用vicodin 這種止痛藥,Kevin 在現實生活中因爲喉部舊傷,常常需要服用止痛藥,有時甚至也會短期使用Vicodin.很多老美都知道vicodin 是好東西,像是在陰屍路或是一些末日電影,一罐vicodin 可能可以換到一些好東西,Vicodin 就是所謂的普拿疼加上少量的鴉片類止痛劑,止痛效果不錯,而且吃完會有一點點‘high’,不過長期使用會有成癮性且越吃越難止痛,還有一種病人更愛,叫做percocet(更high),以前在波士頓的教學醫院上班時,做完Chin Graft或Ramus Graft這類術後疼痛感較高的手術,就會開幾天percocet 合法的讓病人開心一點,在台灣,牙科基本上是沒有機會開這類止痛藥,所以做Chin/Ramus Graft這類自體骨手術的可能性(意願)就降低,總之,在台灣,牙科術後止痛(健保)的選項跟去康是美、屈臣氏或是藥局買止痛藥差不多。


————————————————————-廠商腦筋動得快,馬上想到牙科——————————————————————————-



目前開始出現在牙醫診所所謂的『七天長效止痛針』,本來主推市場在婦產科剖腹後自費疼痛處理,商人腦筋動得快,想到牙科自費手術多,自費疼痛治療應該也有市場,不過,Naldebain這種類嗎啡長效止痛藥,造成頭暈的比例不低,所以有付七天的止吐劑..........,廠商沒想到一件事:剖腹完本來就會住院休息,有一點暈剛好多躺多睡,牙科是門診手術,大家預期的是開刀完麻醉退後立即恢復正常生活步調,頭暈七天.....完全不能接受。
————————————————————-回歸正題—————————————————————————————————————

牙科治療後所造成的不適可以分為輕重中三個程度,對應這些不適可以以不同劑量與混合止痛藥的方式來對應(下圖資料來源為美國牙醫學學會所公布,適用於成年人)


如果是超過這樣組合能處理的疼痛,在美國牙醫學會建議就需要混合使用到鴉片類止痛藥(hydrocodone),這在台灣牙科臨床門診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不過根據研究,大部分牙科疼痛都能以非鴉片類止痛藥緩解。
這裏提到的止痛藥Ibuprofen與acetaminophen都能在藥局自行購得,Ibuprofen經由腎臟代謝,所以對腎臟負擔比較大,而且對腸胃刺激大,acetaminophen經由肝臟代謝,一天內吃到8顆以上就有可能引起藥物性肝炎,在安全劑量的混合下能比單一吃一種來的更止痛而且也能減少止痛藥對身體的傷害。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兩種藥物由於藥理機轉不同,單獨只吃一種的情況下要選ibuprofen,因爲除了止痛還有消炎效果。另外,由於對ibuprofen過敏的比acetaminophen機率高,所以如果對ibuprofen這類(NSAIDs)藥物有過敏的人,只能選擇單吃acetaminophen(普拿疼),不過有一點很重要,如果吃ibuprofen(NSAIDs)有腸胃不適,那是此類藥物的副作用而非過敏!

以下附上比較常見藥局藥物


(注意)有些acetaminophen藥會混合咖啡因與其他中樞神經作用藥物,牙神經痛非常容易發生於夜間睡前,避免服用含咖啡因止痛藥,以免影響睡眠品質。acetaminophen一天使用4000mg(8顆)容易引起肝臟發炎
Ibuprofen一天建議劑量1200mg(3顆),所以在極度疼痛又無法看牙醫的一兩天內,混搭ibuprofen400mg+acetaminophen500mg 一日三次應該是一個能止痛又安全的組合(假設沒有藥物過敏)


mefenamic acid 

Ketorolac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砒霜是毒也是藥,跟牙齒有什麼關係?



一般人想到砒霜,都會想到古裝劇裡用來下毒,宮廷內鬥的戲碼,其實砒霜可以拿來下毒,在西醫的範圍內拿來應用在治療某些癌症,在中醫的範圍內應用更廣,內服去痰平喘,外用治療皮膚病,很多人不知道,砒霜也有被應用在牙科,用在殺牙髓神經,不過呢,目前正常的牙醫師應該不會使用,因為如果使用不小心,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分割線———————————-
病人到診所諮詢時提到,牙齒做完根管治療後一直不是很舒服,拍攝X光片後發現,牙齒根尖處有一極大病灶,甚至侵犯到下齒槽神經區域,為求精確診斷,決定拍攝電腦斷層,由電腦斷層可以看到這個不尋常的病灶,詢問病人先前病史,20幾年前已做過假牙,判斷有可能是含砷殺神經藥劑造成,早期在無健保時期,醫師大部分不會太認真做根管,有些醫師或密醫會使用含砷藥劑毒殺神經後直接做牙套,如果藥劑侷限在牙齒內,大多會沒事,如果滲漏出根管系統到底下,就有可能造成這種不尋常的病灶,甚至有致癌風險!


紅圈處為根尖病灶

電腦斷層可看到病灶與口內已經相通

電腦斷層


——————————分割線———————————

(含砷化物的殺神經藥劑)

牙科早期用的含砷殺神經藥劑所含的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即使是現在,這種牙材國外還是有販售,只是有修改砷的毒性與劑量,早期含砷殺神經劑最多放兩天就需要回診,放超過兩天就有傷害牙周韌帶與齒槽骨的可能,如果是現在所使用不含砷的藥劑,有的不能放超過七天,有的可以放10-14天,毒性差很多,但是這裡楊醫師要建議,治療根管不要感覺不痛就不去治療,必須將療程處理完畢,尤其是在醫生告知有放殺神經藥劑的狀況下!以免造成無謂的傷害!